青岛是德国人建的城市,当时德国以德国的地名和人名命名青岛路名,宣示对青岛主权;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以日本地名命名青岛路名,宣示对青岛主权;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为宣示对青岛主权,北洋政府决定以中国地名命名青岛路名。虽然,现在很多城市都以地名命名路名,但青岛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全城以地名命名的...
为什么青岛喜欢用地名为道路取名?
青岛是德国人建的城市,当时德国以德国的地名和人名命名青岛路名,宣示对青岛主权;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以日本地名命名青岛路名,宣示对青岛主权;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为宣示对青岛主权,北洋政府决定以中国地名命名青岛路名。虽然,现在很多城市都以地名命名路名,但青岛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全城以地名命名的城市。2019-03-26
青岛的道路名称大体有六种命名方式,并不是你认为的以地名命名一种方式。当然地名命名的比较多所以形成了这种错觉,似乎都是用地名命名。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情况,人名,包括中山路和芝泉路。首尾名,包括台湛路哦,台柳路等。以所在地命名,如西吴路。以吉祥语命名,如大成路,顺兴路,人和路,嘉善路等。以崂山风景命名,包括驼峰路,明霞路,黄山路,太清路,上清路等。当然还有就是城市和省的名称,也有区级的,比如云龙路,就是徐州的一个区,恰好也是徐州路的一条小之路。当然,这六种方法仅限于老城区,其他区市还有其他命名方式。2019-03-26
青岛的道路之所以都是使用地名来命名跟青岛的历史是有很大关系的。最早以地名来命名青岛道路是在清朝末年,青岛地区在被德国占领之后,开始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所以青岛第一批路名是德国式的路名,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亨利亲王街(今广西路)、汉堡街(今河南路)、斐迭里街(今中山路南段)、依列女街(今湖北路)、俾斯麦大街(今江苏路)、卢伊特坡尔德大街(今安徽路)、基尔大街(今泰山路)、柏门街(今肥城路)等。2019-03-26
仔细看看青岛的版图,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道路的命名,有点像中国版图的城市分布一样的在青岛的版图分布着。比如市南区西部的云南路、西藏路、四川路、贵州路。这些城市的分布是在中国的西南,而青岛用其命名的道路也在青岛的西南部。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某一小块地域也用中国某一地区的名字命名。比如上海路、宁波路、广东路。火车站周边用山东省所辖的城市命名的也不少,比如泰安路、蒙阴路、郯城路、费县路、单县路。从从南到被看看有湖南路、湖北路、河北路、大沽路、天津路、北京路、辽宁路、吉林路、哈尔滨路、黑龙江路。很有趣的。2019-03-26
青岛道路现在的命名体系是1922年青岛回归之后形成的,延续了之前以地名命名的方式,使用国内省名、地名来重新命名道路。于是就形成了以“山东”、“河南”、“湖南”、“曲阜”、“北京”、“广州”、“泰安”等集省名、市名、县名或标志性地区名为一体的命名方式,部分地区因地名行政区划变更的原因,很多道路名采用了地区别称或旧称来命名,比如芝罘(烟台)、兰山(临沂)。2019-03-28
在市南、市北两区交界处,还有几条路的名字是在现在的地图和行政区划上查找不到的,或很不熟悉的地名:如“辽北路”“嫩江路”“合江路”等,东北回归祖国时,将原来的东三省划分为九省时用的地名。此外,还有一些以其他方式命名的道路,比如:动物打头:龙口路、虎山路、鱼山路、燕儿岛路、蚌埠路等;植物打头:松柏路、柳林路、桃园路、桑园路、莲岛路等;寓意吉祥:太平路、兴隆路、和兴路、吉安路、庆祥路、聚仙路、同兴路。2019-03-28
曾于1898年至1914年沦为德国统治。在其统治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德式路名,像柏林路啊汉堡路啊之类的。回归祖国之后,为了摆脱烙印废除了原来的路名,又为了方便,从全国取地名作为道路名称,就形成了你看到的这种情况。2019-03-28
上世纪20年代在建设“八大关”,现在的“韶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在规划中拟命名为“临沂一路”“临沂二路”和“临沂三路”。但是最后选定的却是我国著名的关隘,还有“武胜关”“嘉峪关”“函谷关”和“正阳关”等十条以“关”命名的路。2019-03-26